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新發展理念取得的現實成果,也是“雙碳”目標下我省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實現科技強生態的發展方向。
一、新能源發展現狀
一是能源結構持續優化升級,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甘肅省在新能源開發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特別是河西地區,具有優越的開發條件。我省在全國風能技術開發量中,排名第四,擁有5.6億千瓦的風能資源,隨著低風速風機的普遍使用,我省的風能資源技術開發量還將進一步提高。在光電技術開發量中,甘肅排名第五,擁有95億千瓦光伏可開發資源,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規模達3800萬千瓦,同比增長31.2%,新能源裝機占比達53.8%,躍居全國第二,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新能源發電量557億千瓦時,占比達28%,排名全國第二位。2022年,我省外送電量達560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外送電量240億千瓦時,新能源外送電量占比42.77%,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產業構建的重要牽引。
二是新能源就地消納成效顯著。通過大力發展大數據產業、現代綠色高載能產業、積極推進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和大型工業企業綠色用能,全面提升就地消納能力;通過對自備電廠調峰成本給予合理經濟補償,使其主動壓減發電量;通過深入探索現有電站的調峰潛力,引導酒鋼、蘭鋁、金川等企業與新能源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可持續發展;通過創建高比例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新能源占比高、電源建設與電網調度協調發展、各具特色的多類型“零碳”產業園;通過以綠電交易為引領,推動相關政策出臺,加大對電力用戶主動消費綠色電力的激勵等,我省新能源就地消納成效顯著。
三是電網網架結構完善,資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我省電網位于西北電網中心位置,是西北電網功率交換樞紐,境內最高電壓等級±1100千伏,骨干網架為750/330千伏,承擔著甘肅乃至西北區域能源電力資源大范圍互濟,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任務。目前高比例新能源微電網示范明顯,地方政府積極落實園區工業生產負荷落地工作,覆蓋全省主要能源基地和負荷中心,省際間電網互濟有力。
二、新能源發展機遇及挑戰
新能源是國家所需、甘肅能及的優勢產業。在雙碳目標戰略背景下,我省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時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大屏障,著力打造國家現代能源綜合生產基地、儲備基地、輸出基地和戰略通道,深度謀劃布局,全面推進新能源產業大發力大發展勢在必行。
一是探索從降低交叉補貼、加大電力外送、完善電力市場建設等方面合力推動電價因素下降,通過電價疊加扶持和試點工業園區供用電體制改革等措施,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實現企業用能成本顯著降低,形成鮮明的高質量發展導向。
二是參與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各類企業和資本,需統籌謀劃、慎重選擇,在總體布局下合理配置資源,避免盲目開發投入,提高資本有效回報率。此外,挖掘產業潛力,謀劃新能源裝備制造、上游產品原料和上下游消納產業發展,積極布局建設調峰電源和外送通道,培育新能源全產業體系,通過技術創新和發展關聯產業培育全新經濟增長新動能。
三是“十四五”時期按照用電量年均增速5.1%測算,預計2025年全省全社會用電量由2020年的1390億千瓦時增長至1810億千瓦時,新增用電量不足以支撐全省新能源發展規劃確定的基本目標。大規模電力外送還需要依托特高壓直流工程,長三角、兩江一湖雖然存在電力缺口,但周邊青海、新疆、寧夏、陜西,甚至山西、東北三省都有強烈的電力外送意愿,受端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仍需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持續推進“綠電外送”。
四是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亟需在儲能領域有較大突破,積極推進儲能關鍵技術研發、示范項目建設、商業模式探索及政策體系構建,拓展氫能應用領域,鼓勵風光儲氫耦合發展增強電力系統靈活性,推動抽水蓄能、太陽能光熱、電化學儲能、氫能等方面走出儲能商業化應用的新路子,實現低成本推廣應用。
三、推動能源轉型和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幾點建議
把我省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能源綜合生產、儲備、輸出和戰略聯系的樞紐,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動新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努力打造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光電基地,推進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向特大型風電基地邁進,不斷擴大金昌、張掖、武威等區域的風光電裝機規模。積極探索以“光伏+沙漠治理”“光伏+礦區治理”“光伏+采煤沉陷區治理”等多種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土地治理提供有益借鑒。
二是推動光熱發電與風光電協同發展。開展光熱核心裝備技術研究,推動光熱發電商業化應用,并繼續深入完善光熱資源調查評估工作。在資源豐富、建設條件優越的阿克塞、敦煌、瓜州、玉門、金塔等地,規劃布局“光熱+風光電”示范項目,提升光熱對電網系統調峰能力,促進光熱項目建設無補貼開發。
三是積極拓展氫能應用領域。加快電解水制氫試點的實施,有序推進氫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制定“五位一體”的氫能產業園規劃。為了推進釷基熔鹽堆核能后續產業的發展,大力支持高溫工業制氫設備和加氫催化制精細化學品的工藝,積極推廣綠氫冶金和綠氫化工項目。此外,還應該探討碳捕集和封存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情況。
四是培育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瞄準世界能源革命方向,挖掘新能源產業鏈中帶動性強、發展后勁足的潛力賽道,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能動兩手發力,將外引和內培相結合,推動發展提速加力,特別是實施招商引資突破行動,優先保障新能源重大招商項目要素供給,積極承接中東部新能源產業轉移。培育壯大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形成風機制造、光伏組件、儲能電池等比較全面、完整的風光電裝備制造業體系。
五是多途徑促進新能源消納。建立健全綠色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持續探索高載能企業減碳路徑,積極支持酒鋼、金川、白銀、蘭鋁等大型工業企業通過新能源電量替代提高企業清潔能源消費占比。采用直購電交易模式,降低工業企業用電成本,吸引承接中東部地區現代高載能產業轉移,增強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緊抓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布局建設大型風光電基地的機遇,著力推進新型儲能和抽水蓄能項目,加快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設,開拓省外市場促進新能源消納。
課題組成員:張婷婷 中共甘肅省委黨校教授(執筆)
錢國權 省政府文史館研究員、蘭州城市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