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博大精深、意義深遠。甘肅歷史悠久,文化多元,千百年來形成了百花齊放、兼收并蓄之風氣,被國家確定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進入新時代,甘肅應當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特殊力量。
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探索理論和制度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范鵬研究員認為:“兩個結合”打開了思想文化創新空間,意義重大。
其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這是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歷史思維和基本觀點。鄧小平同志講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有兩個“老祖宗”,一個是馬克思,一個是孔夫子。這充分表明我們黨歷來具有強烈的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根”的意識。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引導,要讓“兩個結合”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其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兩創”原則,與這次座談會上倡導的“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精神,使我們的文化主張形成了一個既系統完整、科學有效、與時俱進,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更有針對性的指導體系,為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這一重大突破,肯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與實踐中的歷史主動。在幾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關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豐富思想,這些思想中的精華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二、在甘肅地域文化研究方面推動實現新突破
?。ㄒ唬嵤┲腥A文明探源工程,加強始祖文化研究
趙逵夫館員提出:伏羲、女媧、炎帝、黃帝、秦人先祖、大禹等主要活動區域都集中在渭河、西漢水上游,甘肅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1年“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啟動,回答了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確有實證。李學勤先生指出:“中國歷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問和謎團,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肅。”大地灣遺址、南佐遺址所展現的高度發達的史前文明,對于客觀認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尤其是甘肅東部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的關鍵地位,對于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當加強對伏羲、炎帝、黃帝、大禹、大地灣、南佐、馬家窯、齊家等史前文化和周文化、秦文化等始祖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推動甘肅“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提升甘肅文化影響力,以文化新動能助推甘肅高質量發展。
?。ǘ┚庉嫺拭C石窟藝術專書
李并成、陳自仁館員提出:甘肅的石窟藝術,西起敦煌,東至隴東、天水、隴南,石窟群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的藝術鏈條??梢哉f,甘肅石窟藝術對全國石窟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石窟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石窟藝術對文化自信做出了重大貢獻。結合“第二個結合”的精髓要義,建議編纂《甘肅石窟藝術志》,編寫《甘肅石窟藝術史》《甘肅石窟藝術史話》,拍攝甘肅石窟藝術系列專題片,以甘肅石窟藝術為題材拍攝電視劇、開發動漫產品等,推介甘肅石窟藝術。
?。ㄈ尵鹊胤轿墨I,打造圖書精品
趙逵夫館員提出:自1907年在甘肅境內首次出土簡牘以來,甘肅共出土6萬余枚簡牘,涵蓋了秦、漢、魏、晉、唐與西夏等朝代,約占國內出土漢簡總量的80%以上;地方文獻現存五百余種,大多數未經整理。建議組織古籍整理學界專家和出版社制定我省地方文獻整理規劃,由省內古籍整理學界專家學者合力攻堅,分期分批精選一批重要古籍,分等級分層進行系統整理,形成一批具有甘肅地方特色,能夠享譽國內學術界出版界的甘肅地方文獻圖書精品,為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貢獻力量,從而克服目前力量分散,專業人員單兵作戰,缺乏品牌圖書產品的不利局面。
?。ㄋ模┙ㄔO好國家文化公園
楊惠福館員、楊建仁研究員提出:要把長城、長征、黃河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好。
其一,我省是國內保存長城最多的省,秦漢明三個時代的長城在我省保存有大量的遺址,總長度有3680余千米,且起點均在我省。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下,我省的長城文化公園建設項目規劃了三條主線,即:漢長城集中展示帶、明長城集中展示帶、戰國秦長城展示帶。三大園區,即:以敦煌玉門關、陽關為核心的河西漢塞園區;以嘉峪關關城為中心的明代雄關園區;以秦長城西部起首處的臨洮望兒咀為中心的隴右屏障園區。形成了以臨澤、永昌、民勤、古浪、天祝、景泰、環縣、華池8個區縣內長城遺址為主的長城特色展示點的空間布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不能只重視硬件建設,更應該加強文化內涵的挖掘與研究,有必要設立相應的學術研究機構,建議成立甘肅長城文化研究會。
其二,黃河文化公園也發掘出了新的內涵:景泰縣黃河索橋遺址正在建設黃河古渡口景區;白銀市在平川區黃河岸邊的山崖上發現了大量古人鑿刻在巖石的巖畫,被命名為“黃河巖畫”,引起了考古學界、美術界、史學界的廣泛關注。要積極開展黃河文化藝術主題展演活動,講好黃河文化故事,彰顯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增強黃河文化品牌影響力。
三、推進甘肅地方文獻保護,成立甘肅省版本館
?。ㄒ唬┘訌妼ξ乃蓍w《四庫全書》的保護
汪受寬館員,張振興、楊建仁研究員提出:2022年6月1日在國家版本庫蘭臺洞庫2號庫里,習近平總書記觀看了首次同臺展示的《四庫全書》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古籍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其中包括甘肅送展的60冊文溯閣書原本及部分仿真本。習近平總書記詳細聽取《四庫全書》版本源流、紙張印刷、保護收藏等介紹,叮囑工作人員:“我最關心的就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留下的最寶貴的東西。中華民族的一些典籍在歲月侵蝕中已經失去了不少,留下來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把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甘肅已經完成了文溯閣四庫全書數字化采集工作,共6141函、36315冊。建議加強對《四庫全書》的社會宣傳教育,開展對文溯閣《四庫全書》的研究,積極推進文溯閣《四庫全書》的仿真影印。
?。ǘ┰谑D書館或四庫全書館設立甘肅省版本館
趙逵夫館員、漆子揚研究員提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加強中華版本的收集鑒藏,建議由我省文化主管部門出臺相應措施,鼓勵民間和個人把自己收藏的古籍捐獻出來,由甘肅版本館負責登記收藏復制,并對捐獻者給予一定獎勵,形成具有中華文明發祥地特色的地方古籍版本館。尤其應加強有關紅色文獻抄本、油印本、石印本等版本的收集珍藏,以及對口述紅色歷史的整理,構建研究紅色文化基因和傳統文化基因繼承與發展的文化基因庫,書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歷程。
四、深入基層,傳送文化食糧
?。ㄒ唬┯晌氖佛^組織傳統文化宣講團,深入基層宣傳傳統文化。
范鵬、楊建仁研究員提出:由甘肅省文史館組織專家深入基層,讓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宣講漢簡文化故事、文溯閣《四庫全書》、甘肅歷史文化名人、歷代鄉賢、紅色記憶等故事,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ǘ┘訌娀鶎庸偶墨I保護研究人才的培養。
李并成館員、張振興研究員提出:省古籍領導小組可委托教育部高校古委會直屬西北師大古籍研究所聯合省圖書館、簡牘館、博物館組織實施,對我省地方學者比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方志辦、檔案館以及文史專業的大學生和古籍愛好者進行短期集中培訓、考察學習,整體提高我省古籍保護整理研究的力量。
?。ㄈ┓e極推進文藝精品生產,在基層演出。
楊建仁研究員提出:汲取優秀傳統藝術精髓,發揮甘肅舞臺藝術優勢,大力推動戲曲大省建設,要堅持以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精品劇目為引領,以文化惠民演出為載體,積極推進《天下第一橋》《敦煌神女》《敦煌夢》《貂蟬》《大河兒女》《官鵝情歌》《敦煌魂》《西狹長歌》《苦樂村官》等優秀傳統劇目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機關,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根基。
五、著力研究文化方面的有關問題
李含琳研究員建議:一要著力研究人民文化問題。人民文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文化內涵和文化理論體系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文化發展要關注“人民文化”問題。要加強研究人民文化在甘肅的實踐問題,比如,文化下基層、文化下鄉、文化進企業、文化進校園等。二要著力研究新文化問題。隨著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的快速發展,文化問題已經出現了許多重大的變化。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信息文化、智能文化、電子文化、產業文化。如果一味地只重視研究歷史文化、歷史文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過程等,也許會形成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也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但大大降低了文史研究的時代價值。三要著力研究文化產業問題。甘肅有大量文化資源具有產業和市場特性和產業特質,近年來我省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敦煌文化之所以成為世界上“超一流”的文化品牌,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敦煌本身就是高級別的文化形式。二是敦煌學的創立、研究和宣傳。三是絲路花雨、大漠敦煌等系列文化產業形式在全世界的大面積快速演出和宣傳。四要著力研究甘肅特色文化問題。我省的專家們在研究甘肅地方特色文化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主要表現:一是文化資源開發存在過度評價問題。二是主體文化結構優化和產業體系打造沒有完全形成。三是打造的方式方法值得反思。我們的許多文化資源確實價值比較大,但是在許多場合比較注重文化內涵的價值研究,而忽視文化資源的開放價值、市場價值和時代價值的研究與開發。四是文化資源價值挖掘與時代精神的結合工作還沒有做到位。比如,南梁文化和南梁精神、紅軍文化和長征精神、鐵人文化和鐵人精神、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黃河黃土文化和黃河黃土精神、周秦文化和文物考古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不足。